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期间,深入社区、企业,就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重点领域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切工作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补齐短板,兜牢底线,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懈奋斗,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嫩绿、碧绿、翠绿、墨绿……盛夏的吉林大地上,层层叠叠的绿让人心旷神怡。
“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寄予厚望。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
我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忠实践行“两山”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奋力书写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美的生态答卷。
6月3日,《2023年吉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了一组提气亮眼的“成绩单”——
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92.4%;水环境质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2021年以来“三连升”,改善幅度位列全国第二;生态质量状况连续20年保持良好。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遵循指引,吉林稳稳落笔,在建设绿色、生态、和谐的大道上奋勇前行。
7月19日,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在长春召开。会议从统筹推进、示范带动、项目建设、宣传引导、评估考核、保障提升、协同联动等7个工作维度对我省“无废城市”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部署。
百姓是“无废城市”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我省把建设“绿色吉林”“大美吉林”作为最基础的民生实事,不断提升“无废城市”建设的“颗粒度”和群众参与度,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各类“无废细胞”824个,推动形成由少到多、由点及面的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良好局面。
环境就是民生,碧水青山就是幸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重塑和改变着吉林人民的生活。
东部小城汪清,蜿蜒流淌的汪清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河面波光粼粼,不时有白鹭掠过。河畔两岸,公园绿地串珠成链、绿道串绿成线,市民或随心漫步,或驻足拍照。治一渠活水,成一处风景,惠一片民生。改造后的汪清河澄澈明净,成为汪清人“朋友圈”里当之无愧的“顶流”。
生态好,文旅兴。
畅游331国道体验中俄朝风光、去查干湖观冰湖腾鱼、到梅河口体验“东北雪村”……吉林以“长白天下雪”“清爽吉林·22℃的夏天”双品牌为引领,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与“冰天雪地”交相辉映,文旅品牌愈发闪亮。2023年,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3.1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27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大美吉林,白山松水如画。当下,“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已成为人民幸福生活常态和吉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吉林,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东北解放战争发起地、抗美援朝后援地,还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
吉林,这片被无数革命志士鲜血浸染过、被无数奋斗者汗水浇灌过的土地,红色是她最厚重的底色。
2020年7月,在吉林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他强调,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很好学习了解党史、新中国史,守住党领导人民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着吉林干部群众的昂扬精神,以勇创一流的雄心、决战决胜的信念把民生工程建设好,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让党和人民放心。
“王书记,我能看见你了,真的能看见了!”纱布揭开那一刻,79岁的老人赵德月欣喜地拉着王栋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王栋是白山市司法局驻靖宇县赤松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尽全力为大家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赤松村老龄化严重,几位村民患上眼疾。在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王栋化身“光明使者”,帮助脱贫群众到专业眼科医院顺利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让群众重见光明、重燃生活希望。
“我将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素养,扎根乡村振兴一线,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农村贡献力量。”6月28日,王栋参加“传承信仰的初心、凝聚奋进的力量”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事迹让他更加深刻理解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这片镌刻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像王栋一样,从吉林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将“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融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民生实践中。
把民生“小确幸”汇聚成“大幸福”
“退役军人执行力强、能吃苦,企业一直非常欢迎他们加入,希望通过此次招聘会能吸纳更多优秀退役军人加入企业。”在吉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的2024年退役军人和随军未就业家属专场招聘会上,参会企业现场“招兵买马”,为退役军人及随军未就业家属提供加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等多个领域60余个岗位。
2020年7月22日,在吉林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为引导激励全省广大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就业创业热潮,培育壮大更多优秀退役军人经营主体,我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围绕就业创业工作进行多重尝试,通过组织展交会、主题论坛、招聘会、创业大赛、项目对接、专题培训等活动为退役军人和企业搭起就业“鹊桥”。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奋力前行,力量倍增。4年来,我省在全力稳增长的同时,持续擦亮民生底色,把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小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办,用心、用情、用力把民生愿景绘成幸福实景。
清晨,在长春大大小小的公园,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家住南溪湿地公园附近的王钰每天都来这里跑步:“如今,城市建设越来越完善,就拿家门口这个公园来说,今年又添了不少新设施,让大家更具幸福感。”
风动荷花香,悠悠夏日长。在位于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上游饮马河畔的吉林省颐民养老中心内,每天老人们早起,做保健操,看电视,再和同伴们唱歌、打乒乓球、散步,生活丰富多彩。“在这个依托绿色生态环境打造出的健康宜居生态世界里,生活着不少像我一样长寿的老人,身心非常健康,生活过得充实有规律。”住在该养老中心的时大爷说。
走进长春市中信社区益食号“智惠食堂”,前来用餐的社区居民络绎不绝。这家社区餐厅主打机器人炒菜、自动称重、无感结算等智能化用餐服务,为广大社区居民,尤其是60岁以上居家老人提供优质、惠民服务。退休老人王振华表示,他常与老伴在此就餐:“这里环境整洁、食材干净、菜式多、价格实惠,体验感很好。”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与幸福感,体现在方方面面:暖阳下,老人们祥和的面容;教室里,孩子们琅琅的书声;社区内,楼体和路面焕然一新;公园里,一家老小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中的点滴“小确幸”,汇聚成民生“大幸福”。
将一件件饱含群众期待的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吉林,一直奔跑在路上。
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走进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只见路面干净平整,楼房粉刷如新,绿地花草缤纷,老人们在凉亭里悠闲地下棋、聊天,好一幅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幸福画卷。
2020年盛夏,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令长山花园社区党委无比振奋、倍感温暖。“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充实社区治理力量,夯实党组织基础,开辟吉林省先河,一次性接收194名退休党员回归社区管理,构建起‘社区党委-楼栋党支部-单元党小组-党员家庭户’的党建网络体系。”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吴亚琴说。
长山花园社区积极探索居民自治模式,吸引居民自觉自愿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大到燃气改造,小到停车位规划、楼道粉刷,都会拿到居民议事会上讨论。通过民主议事,社区一大批“老大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百姓需求各不相同,有了矛盾怎么解决?关键在党的领导,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
我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全国率先建立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在守正创新、向上向好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平急结合”基层治理制度机制。开展万名基层治理专干招聘,畅通基层工作者晋升“双通道”,开展“双报到”活动,建强“双三长”队伍,完善“五级包保”责任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聚力实施党支部强基提质、品牌创建、典型引领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水平。
吉林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彰显着党的组织优势和力量。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聚力筑牢组织建设“根基”,砥砺奋进不忘初心,只争朝夕不负使命,在新起点上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路在前方,正道坦途;心有所依,脚步铿锵。
我省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办实办下去,让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不断迸发出新气象、新活力。(王子阳 赵梦卓 李娜)